献礼建州四十周年 好老师如群星闪耀⑯丨沈萍——扎根山区 在孩子心里种满芬芳
有一个孩子
八九岁了
还是两三岁的思维
爸爸打工去了 妈妈改嫁了
只有爷爷和他一起生活
老人家对沈萍老师说:
“老师,拜托你了。
你把他教大一些、听话一些,
我就感激不尽。”
几个月后
老人家因病去世了
沈老师暗下决心
一定要对这个孩子好
她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手把手教他识字
手把手教他握笔写字
慢慢地
他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学会了算术、找零
沈老师还带他拔河
帮他融入集体
每次领早餐
他总是第一个跑到楼下
把大家的早餐搬回来
一个个耐心分发
这个孩子
学会了基本的自理
现在升到初中学习
为留守儿童建起“亲情小屋”
从2014年大学毕业
来到来凤县土堡小学
沈萍就一直在做一件事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她刚到学校
就当一年级班主任
班上农村孩子多
她在家访时发现
五十多个学生中
有特殊情况的不少:
孤儿、贫困生、父母离异、留守儿童
……
于是她和老师们建起
留守儿童“亲情小屋”
呵护孩子心理健康
写下留守儿童帮扶笔记
记录他们的成长
还带他们编排节目
登上舞台表演
一些女孩
第一次来生理期
不知所措
甚至不敢来学校上学
沈萍就跟她们
细心地讲生理知识
做心理辅导
引导她们接受成长的变化
62天走访55个学生家庭
每个孩子
家里情况都不一样
2021年春
沈萍当五年级班主任
决定给每一个学生做一次家访
去看看他们的成长环境
为了摸清全班学生的
家庭住址和路线
她手绘家访地图
开始了漫长的家访之路
有几天
小马学习劲头不高
精神也不好
沈萍陪他一起回家
在菜场见到了卖菜的奶奶
老人家没想到老师会来
说起了家里的情况
孩子妈妈不在身边
父亲几年没有回来
她每天凌晨两点就起床出摊
这个家就靠小马陪她支撑着
小马每天自己坐公交上学
回家还帮忙守摊收摊
……
沈萍陪他们卖完菜
说起将来的愿望
小马说想当超市老板
那样就不用为生活发愁
从那以后
她默默地关注和帮助小马
小马也开始认真学习
学习习惯慢慢好转
她用了62天
完成全班55个学生的家访
有的孩子住在郊区山顶
从学校走路要一个多小时
每次家访
沈萍会给每个孩子
写一篇家访日记
给孩子以美的启迪
为给学生美的启迪
沈萍和孩子们一起
跳土家摆手舞
她还自学素描
学弹钢琴
她陪孩子们画画
办手抄报、做黑板报、摘抄美文
栩栩如生的指纹画、植物卡
充满想象的空间站、机器人
孩子们为这些“成果”而自豪
她把每学期所学古诗
编成一支手势舞
鼓励学生每天早上读十分钟诗文
每天下午给学生一刻钟
让他们边听古琴边练字
……
沈萍心中的语文课
是一门极富艺术感和美感的学科
要教好语文
就要对课本和课堂、自己和学生
都有十足的“把握”
为讲好每一堂课
她反复打磨
她逐渐成长为
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
平时的教学中
她希望教给学生的是“美”
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点
让学生能
发现美、感知美、领悟美
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课
她被评为恩施州“四好教师”
恩施楷模·最美教育工作者
还获得过
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创新奖
她用爱与美
点亮每一个孩子